《孝经》说:“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”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,一切品行的教化都是由孝行衍生而来的。
《后汉书》说:“夫孝者,百行之冠,众善之始也。”《后汉书》认为,“孝”是头等大事,是一切善行的起点。可以说,一个人连孝敬父母都做不到就不要奢谈其他了。
那么,什么是孝呢?
南怀瑾先生说:“父母好比两个朋友,照顾了你二十年,如今他们老了,动不得了,你回过来照顾他,这就是孝。”南怀瑾先生说得很质朴,但确实是这个道理,简单来说就是“知恩图报”。
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片孝心,只是做到的程度不一样而已。
今天,我们就来交流孝敬父母的“5个层次”,看看自己做到几层吧!
01
展开剩余86%孝敬父母第一层次
身体健康的孝
孟武伯曾经向孔子问:“什么是孝?”
孔子说:“父母惟其疾之忧。”
是啊,儿行千里母担忧。孔子认为,父母最担心的是子女的安全、是子女的健康。有一种冷,叫妈妈觉得冷;有一种饿,叫爸爸觉得饿;有一种暖,叫父母的“嘘寒问暖”。
子女,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,身体发肤均受之于父母。多少个日夜牵肠挂肚,多少个春秋祈福保佑,总是希望子女能身体康健。所以,保护好自己就是最大的孝敬。
为了父母,请不要暴食暴饮糟蹋自己;为了父母,请不要熬夜打游戏透支自己;为了父母,请不要整天坐着不运动降低免疫力。请记住:身体健康是第一层的“孝”,也是一定要努力做到的“孝”。
02
孝敬父母第二层次
不增负担的孝
父母,其实对子女的要求并不高,也不奢望能得到什么回报。很多父母常说的一句话就是:“只要你们自己能照顾好自己就好了,我们你别管。”一句“自己能照顾自己就好了”,是多么质朴,却又多么难做到的事。
当今社会,竞争激烈,很多人都真的难以照顾好自己。房价太高了,需要父母的养老钱来付首付;生了小孩,需要父母帮忙带,过程中还要闹矛盾;工作干不下去了,可能还要回来啃老。
父母若有经济能力,这一切都不算什么。若经济能力不足,就是给父母极大的心理压力。要知道,不管你长多大,父母总希望能够为你遮风挡雨,他总会为你的困难发愁。让父母为你的困难发愁,就是不孝。
所以,我们要努力过好自己、不给父母添负担。一个孝顺的人,会努力学习,提升自己的谋生本领;一个孝顺的人,会努力工作,打造自己的事业;一个孝顺的人,会主动承担,抗下人生的风雨。这就是第二层次的孝:不给父母添负担。
03
孝敬父母第三层次
衣食无忧的孝
可以说,第一和第二层次的孝是照顾好自己,从第三层次开始就要开始往爸妈身上投入了。这个投入包括了物质和精神的投入。
第三层次的“孝”就是物质方面的投入。父母前半生那么努力、那么拼搏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子女。如今,父母年岁渐长,已不能像以前那样拼搏赚钱了,该轮到子女来接班了。
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照顾好自己的父母,让父母衣食无忧,也就意味着这个社会衣食无忧。这不仅是对父母的爱,也是对社会的贡献。关于这点,孟子说得最到位。
孟子曰:“人人亲其亲,长其长,而天下平。”
孟子认为,每个人都能够照顾好自己的亲人长辈,天下就太平了。所以,我们要努力工作,让父母不用为了生计而发愁。一日三餐,不求奢华,但必须保证;出门散心,不求环游世界,时常能够出去走走。这就是第三层次的“孝”:让父母衣食无忧。
04
孝敬父母第四层次
陪伴交流的孝
如今的老人,很多都不缺钱,缺的是陪伴和关心。这也算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现象吧。我们正处在一个城市大发展、世界大交流的时代,很多人都背井离乡去奋斗。
农村的孩子到城市发展,城市的孩子去国外发展,结果是什么呢?很多老人,因为子女太优秀,却让自己变得很孤单。老人,是需要陪伴的,是需要有人和他交流的。
父母不会怪子女,但子女却不能不当回事。子欲孝而亲不待,树欲静而风不止,尽孝当及时。只有我们稍有时间,就要主动给父母打打电话;只要我们能安排得来,就要回家看看;只要我们能够做到,就坐下来和父母聊聊天、晒晒太阳、下下棋、打打牌。
曾经有首歌《常回家看看》红遍大江南北。其实,红的不是这首歌,红的是浓浓的孝心,红的是父母的牵挂,红的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。
别忘了第四层次的“孝”:陪伴父母。
05
孝敬父母第五层次
和颜悦色的孝
我们刚才说,孝敬父母需要经常陪伴父母,和父母交流。然而,有些人一和父母在一起就吵架,没有好脸色。如果这样,还不如不陪伴。关于这点,子夏曾经问过孔子。
子夏问:“怎样才算孝?”
孔子回答了两个字:“色难。”
是啊,能始终在容色上让父母感到舒心确实不容易。有一种孝敬,叫不添堵;有一种孝敬,叫不抬杠;有一种孝敬,叫不辱骂。
人老了,反应可能慢了,你就耐心点说;人老了,有些思想跟不上了,和你意见不一致,你就慢慢解释;人老了,没有存在感,总想管点事,你就让他管管。
在父母跟前,你永远都是他的孩子。好好说,笑着说,和颜悦色地说,这也是一种孝敬,而且是层次很高的孝敬。
好书推荐:《我在北京送快递》
胡安焉 著
进入社会工作至今的十年间,胡安焉走南闯北,辗转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上海、北京等地,做过快递员、夜班拣货工人、便利店店员、保安、自行车店销售、服装店销售、加油站加油工……他将日常的点滴和工作的甘苦化作真诚的自述,记录了一个平凡人在生活中的辛劳、私心、温情、正气。
在物流公司夜间拣货的一年,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生理印记:“这份工作还会令人脾气变坏,因为长期熬夜以及过度劳累,人的情绪控制力会明显下降……我已经感到脑子不好使了,主要是反应变得迟钝,记忆力开始衰退。”在北京送快递的两年,他“把自己看作一个时薪30元的送货机器,达不到额定产出值就恼羞成怒、气急败坏”……
但他最终认识到,怀着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。这些在事后追忆中写成的工作经历,渗透着他看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与反思,旨在表达个人在有限的选择和局促的现实中,对生活意义的直面和肯定:生活中许多平凡隽永的时刻,要比现实困扰的方方面面对人生更具有决定意义。
文明江西宠粉福利
为回馈大家的关注与喜爱,“文明江西”给大家送精美礼品啦!获取方法很简单:
发布于:北京市金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