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2年6月8日,一名赤裸的小女孩正在越南一号公路上奔跑。她的身体因极度的疼痛而剧烈颤抖,哭声撕心裂肺:“好痛!好痛!”她的四个小伙伴也在慌乱地奔跑,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写满了恐惧与无助。孩子们身后,几名士兵冷漠地紧随其后,他们的表情波澜不惊,甚至有的士兵在悠闲地翻看手中的物品。远处的村庄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,空气中弥漫着浓烟和烧焦的气味,刺鼻的硝烟与人们的痛苦哀号交织在一起,昭示着战争的残酷。
当时,一位记者目睹并拍摄了这一惊心动魄的瞬间。这位小女孩名叫潘氏金福,她年仅9岁。那一刻,她的身体被汽油弹点燃,她无力地奔跑着,皮肤在火焰中一点点脱落,绝望的呼喊声几乎能震碎周围的空气。她到底能否活下来?她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令人心碎的故事?
展开剩余82%金福的童年本应是无忧无虑的,她应该在学校里快乐地学习,放学后和小伙伴们一起嬉笑打闹,带着天真和希望回家。然而,战争剥夺了她的这一切,她的家园被炮火摧毁,亲人的生命被夺走,原本美好的世界瞬间变成了废墟。为了活命,年幼的金福与家人四处躲避,然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越南,哪里还有避难的净土?
1972年6月8日,金福和家人终于躲到了西贡约50公里远的西宁省壮庞村的一座寺庙里。在无处可避的情况下,他们只能寄希望于这座庇护之地能够暂时避开战火。然而,事实却是,敌军的炮火并不会因寺庙的神圣而有所怜悯。当时,美军正从空中扫视,发现了寺庙附近的活动目标,便随手投下了致命的凝固汽油弹。凝固汽油弹威力巨大,粘稠的汽油一旦接触到皮肤,火焰不仅难以扑灭,反而会越来越旺。金福成了这颗炸弹的受害者。
那天,她原本在寺庙中安静地躲避,然而战场上的轰鸣声越来越近,突然间,寺庙一阵剧烈的爆炸,火光和浓烟瞬间充斥了整个空间。剧烈的疼痛撕裂了她的身体,火焰在她的皮肤上跳跃。金福惊恐地尖叫着冲出寺庙,一边拼命拍打着自己身上的火焰,但火势反而愈加猛烈。她疯狂地奔跑,痛苦的叫声回荡在公路上:“好痛,好痛……”她的衣服被火焰烧光,赤裸的身体依旧承受着烈焰的折磨。
就在这时,一位美联社记者黄功吾看到这一幕,震惊之余,他迅速拿起相机,拍下了这张让人心碎的照片。紧接着,他丢下相机,跑向金福,试图救她脱离火海。幸运的是,黄功吾及时将她拉到路边,用水扑灭了她身上的火焰。与此同时,另一名英国记者克里斯多夫也赶来支援。金福的身体几乎被烧伤,大片的皮肤脱落,尤其是她的左肩和背部,惨不忍睹。黄功吾心里一沉,明白她的情况已经非常危急。经过一番紧急处理,他和克里斯多夫将金福送往了西贡儿童医院。
在医院,医生们判断金福的情况非常危急。她的下巴和胸口处的伤口愈合不好,烧伤的部位甚至能看到骨头。经过了14个月的治疗和17次手术,金福最终捡回了一条命。然而,她身上那可怕的烧伤痕迹,尤其是那大片的三度烧伤,让她永远无法逃避这场灾难带来的疼痛。
金福曾经说过,自己就像一头被烧伤的水牛。由于皮肤受损严重,很多地方的皮肤没有毛孔,无法出汗,这对她的健康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。为了掩盖那些可怕的疤痕,她常常在炎热的夏天里依然穿上长袖衣服和长裤,不让别人看到她的身体。但尽管如此,她依旧为自己活了下来而感到庆幸。毕竟,在那场轰炸中,她的姨妈和两个表弟都没能活下来。
尽管金福在外人眼中是无助的战争受害者,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,但她并不希望自己被过多关注。每当看到那张充满痛苦的照片,金福的心里就涌上难以言表的羞耻与尴尬。她不想成为任何人的谈资,更不希望这张照片再被提起。然而,这张照片改变了世界,她也因此无可避免地被全球认识,甚至成了和平的象征。她的故事被传颂,成为无数人反思战争的催化剂。
金福曾多次公开表示,她并不想成为一个“照片中的女孩”,但随着时间的流逝,她渐渐明白,这张照片不只是她的黑历史,而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。它揭示了战争的可怕,成为呼吁和平的有力工具。最终,她不再视这张照片为自己过去的耻辱,而是当做一种上天赋予的力量,让她能够讲述战争带来的痛苦,并为世界和平而奋斗。
今天的金福,依然带着伤痕,但她已经不再是那个赤裸奔跑的女孩,而是为和平奔走的幸存者。她不仅成为了联合国亲善大使,还成立了基金会,致力于帮助战争中受害的儿童。虽然她的身体依旧会时常感到疼痛,但她的心灵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强。她曾感慨地说:“我为我的经历而感恩,它让我变得更强大,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追求和平的决心。”
金福的经历是无数战争幸存者的缩影,她的坚韧与勇气,成为了世界和平的象征。
发布于:天津市金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